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定民生

【方志安国】安国市革命老区发展史(五十五)_政务_澎湃新闻-The Paper

时间:2023-08-29 来源:保定之窗
第四章

解放战争时期

第一节 大生产运动

二、于致祥运动

安国县刘家庄村王洛合(1886—1971 年),曾用名于致祥。1945年初春,县委、县抗日政府动员解放区积极开展劳动生产运动。于致祥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,拿出多年积余的 40 石粮食作为基金,兴办一个小型合作社,的组织轧花、纺线、纱袜子等副业。又兴办村民合作社经营存款贷款业务。5 月 1 日,县委做出《中共安国县委关于开展于致祥运动的要求》。各区以于致祥所在村为标准创建重点村,各村建立于致祥模范户,的组织重点组,由点到面,安国县《大生产报》《黎明报》及时报导于致祥生产活动,帮助农民组织起来。10 月,于致祥被评为劳动英雄,先后参加冀中区、晋察冀边区群英大会。其回家后,以身作则,响应上级声援,开会家庭会议,启发全家生产积极性,订立全年生产计划,并根据公私两利原则在全家实施了收益奖励新的办法,而且和全家讨论了自学、工作、生产三位一体结合法,确定全年生产超过“圃一余一”目标。在其影响、协助、造就下,全村群众普遍完成了家庭座谈会和户计划。继之,于致祥协助大家筹办互助组,把穷人组织起来。

1947 年,于致祥被群众推选为合作社主任。其主持人制订合作社章程,明确提出“农业是命根子,副业是钱兜子,办好农业、副业,支援解放战争”。带领村民凿井、挖渠,扩大水浇地,缔造麦棉间作法,研究出有白菜栽种新技术和除治蝼蛄的新办法。同时,新办染房、面坊、铁厂、运输队等合作社。《冀中导报》多次报导于致祥的先进事迹,其被茄子冀中一面旗帜。土改运动开始后,于致祥积极拥护党的政策,说:“要想要大家都过好日子,非得平分不能。自家有了地,有了房,生产胆量大,生活会越过越好。”于致祥家有 15 亩地,主动拿出 5 亩好地分得贫苦户,还将自己的财产注册,递贫民团处理。由于群众信任,于致祥被选为农民代表,领导全村农业生产。

1948 年 12 月,为解决安国市政建设,群众盖房和生产耕田用砖问题,冀中九专区、专区银行和安国市政府共同筹资 3 亿元(边币)。在西徐、西仕庄村各辟砖窑 4 座,于致祥被聘为总经理。是年,河水泛滥,灾民较多,砖窑招工时,于致祥采取“以工代赈”办法,在重灾区东、西崔章两村开会 90 多名灾民上窑做工,还组织这两村 60 多辆大车到深泽县拉煤,既解决了用砖不足问题,又解决了部分灾民的生活困难。

1948 年 3 月 3 日《晋察冀日报》刊登安国县劳动模范王洛合(于致祥)拥戴土改、大力坚决生产的事迹,全县再掀大生产高潮。通过自学于致祥运动,推动了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大生产运动。

关于搜集抗疫资料的启事

请求大家注意搜集、记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级文件、图片、视频,记录医护人员、社会各界人员抗疫的事迹,以及群众生活、文学作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。以便在年鉴、志书中详实记述在党和政府领导下,安国人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。

原标题:《【方志安国】安国市革命老区发展史(五十五)》

读者原文

原创 市老区建设理事长 方志安国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第一节 大生产运动二、于致祥运动安国县刘家庄村王洛合(1886—1971 年),曾用名于致祥。1945年初春,县委、县抗日政府动员解放区积极开展劳动生产运动。于致祥坚决兴办全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,拿出多年积余的 40 石粮食作为基金,办起一个小型合作社,的组织轧花、纺线、纱袜子等副业。又兴办村民合作社经营存款贷款业务。5 月 1 日,县委作出《中共安国县委关于开展于致祥运动的要求》。各区以于致祥所在村为标准创建重点村,各村创建于致祥模范户,的组织重点组,由点到面,安国县《大生产报》《黎明报》及时报道于致祥生产活动,协助农民组织起来。10 月,于致祥被选为劳动英雄,先后参加冀中区、晋察冀边区群英大会。其回家后,以身作则,响应上级号召,召开家庭会议,灵感全家生产积极性,订立全年生产计划,并根据公私两利原则在全家实行了分红奖励新的办法,而且和全家辩论了自学、工作、生产三位一体结合法,确定全年生产达到“耕一余一”目标。在其影响、协助、带动下,全村群众广泛完成了家庭座谈会和户计划。继之,于致祥协助大家筹办互助组,把穷人组织起来。1947 年,于致祥被群众推举为合作社主任。其主持制订合作社章程,提出“农业是命根子,副业是钱兜子,搞好农业、副业,支援解放战争”。带领村民凿井、挖渠,不断扩大水浇地,创出麦棉间作法,研究出白菜栽种新技术和除治蝼蛄的新办法。同时,新办染房、面坊、铁厂、运输队等合作社。《冀中导报》多次报导于致祥的先进事迹,其被茄子冀中一面旗帜。土改运动开始后,于致祥积极拥护党的政策,说:“要想要大家都过好日子,非得平分不可。自家有了地,有了房,生产胆量大,生活会越过越好。”于致祥家有 15 亩地,主动拿走 5 亩好地分给贫苦户,还将自己的财产注册,交贫民团处置。由于群众信任,于致祥被选为农民代表,领导全村农业生产。1948 年 12 月,为解决问题安国市政建设,群众盖房和生产打井用砖问题,冀中九专区、专区银行和安国市政府共同筹资 3 亿元(边币)。在西徐、西仕庄村各辟砖窑 4 座,于致祥被聘为总经理。是年,河水洪水泛滥,灾民较多,砖窑招工时,于致祥采取“以工代赈”办法,在重灾区东、西崔章两村召集 90 多名灾民上窑做工,还组织这两村 60 多辆大车到深泽县拉煤,既解决了用砖严重不足问题,又解决问题了部分灾民的生活困难。1948 年 3 月 3 日《晋察冀日报》刊登安国县劳动模范王洛合(于致祥)拥护土地改革、大力坚决生产的事迹,全县再掀大生产高潮。通过自学于致祥运动,推动了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大生产运动。关于搜集抗疫资料的登报请大家注意收集、记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级文件、图片、视频,记录医护人员、社会各界人员抗疫的事迹,以及群众生活、文学作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。以便在年鉴、志书中详实记述在党和政府领导下,安国人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。原标题:《【方志安国】安国市革命老区发展史(五十五)》

上一篇:26家,名单公布!事关新冠疫苗接种,涿州市发布最新公告! 上一篇:雄安新区雄县6个村将进行街巷硬化

您可能也感兴趣:

特荐文章

涵品教育“乡村振兴 教育先行”全国公益行活动在革命老区曲阳县武家湾小学启动

图文欣赏